具有鎖骨下動脈狹窄或閉塞的患者可能并無腦部癥狀,只有少數出現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的臨床表現Ackemann等(1988)采用多普勒超聲檢查對96例進行2年隨訪觀察,僅15%出現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的癥狀,故其病程多為良性。對病因為動脈粥樣硬化的老年患者,可服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聚集劑以減少血栓形成和發展。對罕見的由巨細胞動脈炎所致者可采用類固醇治療。 手術治療多適用于反復出現癥狀和影響生活及勞動的患者既往手術方法多采用鎖骨下-鎖骨下動脈、腋動脈-腋動脈、頸動脈-鎖骨下動脈旁路移植等但其危險性均較大。目前多采用經皮血管內成形術(percutaneoustransluminalangioplastyPTA)。國內高山等(2000)報道有癥狀的患者15例經PTA治療認為方法安全,術后長期應用抗凝及抗血小板聚集藥物取得理想的遠期療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