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疫力是人體的自身的防御機制,主要是針對外來性的病原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結核等侵入體內,起防御的作用。還有一種就是針對體內自身的衰老的細胞,癌變的細胞,或者變異的細胞,清除這些細胞的一種能力。
上述能力變低的情況下便形成了免疫力低下,此時不僅極易招致細菌、病毒、真菌等感染,長時間免疫力底下還有可能誘發重大疾病風險。
人體免疫系統是覆蓋全身的防衛網絡,有三道防線:
第一道防線為:皮膚、粘膜及其分泌液、細胞膜、呼吸道、胃腸道、尿道及腎臟;
第二道防線為:吞噬作用、抗菌蛋白和炎癥反應;
第三道防線: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體、淋巴結、胸腺、骨髓、和脾臟等)和免疫細胞(淋巴細胞、吞噬細胞等)借助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而組成的。
1. 容易反復腹瀉,腸胃不適
人體腸胃黏膜也是免疫系統的一道防線。免疫力低下會直接影響到腸胃健康,如反復性的腹瀉、胃疼以及食欲不振。如果飲食偏辛辣,就很容易會引起腸胃不適。
2. 皮膚病
會出現各種皮膚病,容易過敏,出現皮膚發紅,瘙癢以及長紅疹等不良癥狀,而且還會不停打噴嚏,喉嚨也會有些瘙癢。還易出現青春痘等。
3. 濕疹
出現各種濕疹,或已經愈合的濕疹又反復出現。
4. 感染性疾病
容易出現各種感染性疾病,如感冒、流感、泌尿系的感染等,偶爾吃不清潔的食物,也容易引起胃腸炎,比正常人更容易患感染性疾病。
5. 泌尿系統不良反應
主要是因為尿道和膀胱容易受到炎癥感染,從而可引起尿頻尿急以及尿痛等表現。
6. 傷口恢復慢,易發炎
不小心被劃傷后,普通人體內的免疫力會迅速反應,促進凝血,白細胞聚集對抗人體外的病菌,避免出現炎癥。但是免疫力比較差的人,就可能出現傷口愈合比較慢,兩三天還是沒有結痂的情況,還有人會出現傷口發炎、潰爛等問題。
7. 頻繁生病,反復不斷
隔三差五就感冒、發燒、咽喉不適,并且在生病后需要很長時間來康復,也能說明自身免疫力可能比較差。
8. 時常感受疲勞
當人體免疫系統不夠低下時,就會導致在學習和工作時的效率持續降低,而且日常生活中的狀態也不佳,容易出現疲勞、精神不振等問題。
1. 調整飲食
日常應注意保持營養均衡,并保證食物的多樣性,使機體攝入充足的營養物質,可以適當多吃新鮮蔬果、優質蛋白等,減少或避免吃辛辣、刺激以及油膩的食物,有利于改善體質、增強免疫力;
2. 改善不良生活習慣
應戒除吸煙、飲酒、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并注意勞逸結合。
保持良好充足的睡眠,維持良好的睡眠,可使體內淋巴細胞數目增加,使白細胞分泌增多,并使吞噬細胞更為活躍。提高肝的解毒功能;
3. 保持良好心態
應注意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避免長時間處于焦慮、抑郁、悲傷等消極悲觀的心態中,不利于身心健康;
4. 藥物治療
如果自身免疫力較差或是患有免疫異常類疾病,可遵醫囑使用人血白蛋白、靜注人免疫球蛋白、注射用胸腺肽等藥物增強免疫力。
圖文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963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