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的身體之所以有免疫功能,是很多器官和組織正在起作用,這其中脾臟就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脾臟是人體里面最大的免疫器官,大家都知道人的身上有很多淋巴組織,而脾臟就占據了淋巴組織的大約1/4,由此可見脾臟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那么脾臟有哪些作用和功能呢?
脾臟是人體最大的淋巴器官,具有儲血、造血、清除衰老紅細胞和進行免疫應答的功能。
1. 濾血
體內約90%的循環血液流經脾,因此脾臟是清除衰老紅細胞和血小板的主要器官。脾內的巨噬細胞和淋巴細胞均有較強的吞噬作用,猶如一臺“過濾器”,可清除血液中的病原體、衰老死亡的自身血細胞、免疫復合物以及其他異物,從而發揮過濾作用,使血液得到凈化。
但當脾腫大或功能亢進時,紅細胞破壞過多,可引起貧血。脾切除后,血液內的異形衰老紅細胞會大量增多。
2. 造血
胚胎早期的脾有造血功能,成年后,脾內仍有少量造血干細胞,當機體嚴重缺血或某些病理狀態下,脾可以恢復造血功能。
3. 免疫應答
脾臟是機體最大的免疫器官,占全身淋巴組織總量的25%,是機體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的中心,通過多種機制發揮抗腫瘤作用。脾是對血源性抗原物質產生免疫應答的部位。進入血液的病原體,如細菌、瘧原蟲和血吸蟲等,可引起脾內發生免疫應答,導致脾臟的體積腫大,因此對于白血病、血吸蟲病和黑熱病等多種疾病的診斷有參考價值。
脾臟疾病可以分為原發性脾臟疾病和繼發性脾臟疾病,脾臟一般不主動“惹事”,脾臟受損的大部分原因都是因為“受牽連”導致,例如常見的脾臟相關疾病就是外部左上腹遭到撞擊導致的脾臟破裂,還有一些血液系統的疾病、肝臟的疾病以及脾臟原發的疾病會導致脾臟腫大,在左上腹可以摸到腫大的脾臟,會有局部的脹痛感。
脾臟的常見疾病,可以簡單分為以下幾類:
1. 脾大:彌漫性肝病,特發性門靜脈高壓,貧血,感染,心功能不全,白血病,淋巴瘤,代謝性疾病等
2. 造血系統疾病:有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霍奇金病等;
3. 囊性病變:可由多種因素導致。分為寄生蟲性和非 寄生蟲性兩大類,后者又分為真性和假性兩類。真性者囊壁內含有上皮細胞層, 而假性者囊壁不含上皮細胞層。假性囊腫大多與外傷、感染和栓塞有關。
4. 實性病變:血管瘤、錯構瘤、惡性淋巴瘤、轉移瘤等。脾腫瘤多由于長期吸煙、慢性炎癥等原因引起的,會導致脾臟出現占位性病變,引起腹部包塊、腹痛等癥狀。
5. 游走脾、副脾、多脾、無脾:脾先天性異常;
6. 膿腫:多由于脾臟受到細菌感染、外傷等原因引起的,會導致脾臟出現化膿性炎癥,引起發熱、左上腹疼痛等癥狀;
7. 梗死
8. 外傷
1. 脾胃不好有哪些癥狀表現?
中醫上講脾和胃雖然是兩個獨立的器官,但它們的關系極為親密。打個比方來說,胃像是一個糧倉,脾是運輸公司。胃功能不好,必然會影響脾的運化,脾胃出毛病,癥狀主要可概括為8個字:納呆、腹脹、腹瀉、便溏。
即不想吃飯、吃飯不香;不吃不脹,吃一點東西就發脹;拉肚子,水和糞能分開叫“腹瀉”,水和糞均勻混合叫“便溏”。
仔細觀察膚色、五官、生活狀態,也能看出脾胃問題:
① 臉色發黃
一個人的臉色暗淡發黃,可能是脾虛,主要表現為吃飯不香,飯后肚子發脹,有腹瀉或便溏癥狀。
② 鼻頭暗淡
用手摸摸鼻頭會發現有一個小坑,以小坑為中心,周圍就是反映脾臟生理功能、病理變化最明顯的區域。
如果鼻頭發紅是脾胃有熱證,表現為特別能吃,但吃完容易餓、消化吸收不好、口苦黏膩等。
③ 口唇無血色、干燥
一般來說,脾胃很好的人,其嘴唇紅潤、干濕適度、潤滑有光。
反過來說,如果一個人的嘴唇干燥、脫皮、無血色,就說明脾胃不好。
④ 睡覺時會流口水
《黃帝內經》中還指出“脾主涎”,這個“涎”是脾之水、脾之氣的外在表現。
一個人的脾氣充足,涎液才能正常傳輸,老老實實待在口腔里,不會溢出。一旦脾氣虛弱,“涎”就不聽話了,睡覺時會流口水。
⑤ 便秘
正常情況下,人喝進去的水通過脾胃運化,才能成為各個臟器的津液,如果脾胃運化能力減弱,就會導致大腸動力不足,繼而造成功能性便秘。
⑥ 睡眠不好
古語講“胃不和,臥不安”。脾胃不好的人,睡眠質量也會降低,出現入睡困難、驚醒、多夢等問題。
⑦ 精神狀態不佳
脾胃運化失常,容易導致健忘、心慌、反應遲鈍等。相反,脾胃健運,能讓大腦得到滋養,就會神清氣爽、精力旺盛、思考敏捷。
2. 脾切除對身體的影響
脾臟摘除術在臨床上應用的非常廣泛,比如患者發生脾破裂,或者脾臟生長了腫瘤需要行脾臟切除術,脾切除以后對人體主要產生以下影響:
① 對于兒童,主要是影響兒童的免疫功能,患兒發生脾切除以后,有可能導致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產生感染的風險大大增加。兒童切除脾臟以后,還會影響到血小板水平,會導致血小板水平升高,患兒發生血栓風險比較高,需要進行抗血小板治療甚至抗凝治療。
② 對于成人,切除脾臟以后一般不會影響到免疫功能,也是影響血小板,會導致血小板升高,同時脾臟的血管被切斷后形成的盲端容易產生血栓,導致門靜脈形成血栓。發生血栓風險的比較高,這和兒童一樣,需要進行抗血小板治療,甚至抗凝治療。
圖文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963558